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52

积木音乐台

积木(jimu.wanjutoy.com)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之美
新闻中心
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之美
发布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88        返回列表
 群众利益无小事
金平区鮀莲街道大场社区党委第一书记 陈哲
突出加强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改善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办好民生实事。建强组织,锻造队伍。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组织村党员干部观看教育片、开展户外党员学习教育等活动,引导村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素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注重抓班子建队伍,推动社区通过招聘工作人员、开展青年人才“先锋培优”工作等方式,优化队伍整体结构,壮大社区后备力量。优化环境,强化治理。在辖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运载建筑废土、垃圾、杂物等,对池塘、沟渠等水体进行清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结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社区网格管理体系,明确8个网格责任人工作责任,建立网格工作台账,分片排查重点地区来汕返汕人员,组织动员社区居民接种疫苗工作,开展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暖心服务,为民解忧。发挥所在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协调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研究增设中央分隔带人行道、掉头车道,解决牛田洋快速通道施工造成社区居民出行难问题。积极争取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捐款帮扶,经常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群众,帮助社区居民纾困解难。
 
答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考卷
龙湖区新海街道西南村党委第一书记 陈凡
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努力破解难题,推动西南村摘掉“软弱涣散”帽子。从组织振兴入题。规范村党支部设置,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完善以村党委为核心的全科网格,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密切党群关系,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建设坝尾联社党群服务站,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党建小广场,打造党建阵地,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从提升素质破题。加强党章及党内法规的学习,多次组织“六项纪律”负面清单学习,提高“两委”干部纪律意识,开展红色教育和乡村振兴学习调研,不断汲取接续奋斗、勇往直前的力量。为民办事答题。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支持,完成2条道路硬底化改造,另有3条道路已开工建设,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经常性走访慰问脱贫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加强与社会组织、公益组织联系,举办慰问活动3场次,服务对象265人次,慰问物资约5.6万余元,为辖区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扎根梅浦谱新篇
澄海区溪南镇梅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詹能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驻村工作中,结合实际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梅浦村的发展标下新注脚。学政策察民情,下好先行棋。在学习政策文件和参与培训的同时,积极入户走访,向当地村干部、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等请教交流,摸清村情民情,为做好驻村工作奠定基础。强党建重帮扶,下好关键棋。推动村党支部与多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动员村党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中。争取光伏发电公益帮扶等项目,用好梅仙园合作社平台,推动建设区级研学基地,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推动村集体及村民双增收。做公益惠民生,下好基础棋。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完成部分道路硬底化及步道砖铺设,更换一批老旧路灯,增设信号发射塔。结合梅浦村人文历史对部分围墙进行墙绘,吸引资金打造“四小园”,整体提升村人居环境。借助“学习强国”等平台渠道,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成果,提高梅浦村知名度。
 
以乡村“善治” 助力乡村振兴
澄海区盐鸿镇鸿一村党委第一书记 陆奕潮
 
驻村第一书记与返乡大学生交流座谈
秉承为基层服务、为家乡干事的理念,以乡村治理破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抓实党建,当好“堡垒责任人”。调研摸清村党组织存在问题,每周与村“两委”成员开展1次谈心谈话,组织村“两委”干部参加农科、乡村治理等专项培训,推动修订落实村规民约、协商议事、公章管理等8项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全面提质。推动治理,当好“振兴引路人”。协助推进卫生整治、撂荒地复耕复种等,统筹用好20万元创建资金,开展党员“包片联户”、开办乡村学堂、美丽家园行动等创建工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样板。心系民生,当好“群众贴心人”。定期入户走访脱贫户和重点监测对象,做好返贫监测和帮扶慰问,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配合镇政府做好争取深圳专项资金的工作,申请捐赠资金750万元分批次投入建设乡村振兴党群服务中心、镇级幼儿园等帮扶项目。
 
讲好“红”“侨”故事
澄海区隆都镇后沟村党委第一书记 陈镇锋
紧紧抓住后沟村“红”“侨”资源优势,与村“两委”班子共同讲好“红”“侨”故事,推动后沟全面振兴。打造文化名片。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工作理念,协助后沟村申报中共澄海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和后沟砖瓦窑遗址群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打造区级“侨胞之家”、政协澄海诗社“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基地”、区历史建筑“精祖家塾”等红侨文化名片,提高后沟村知名度。建设红色侨乡。协助争取近230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建设隆都镇后沟村“红侨文化+绿色产业”文旅项目,改造提升迎接南昌起义军进汕筹备会议旧址等红色阵地,打造“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线。联络和发动乡贤、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超50万元,支持后沟华侨小学建设及各项慈善事业发展。讲好红侨故事。充分挖掘后沟的红侨文化和历史,借助学习强国、汕头日报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该村一年来先后接待各级领导、高校师生和游客超6000人次,2022年5月汕头电台播出的纪录片《最美侨村》——澄海后沟:红色侨村,引起海内外乡亲的强烈反响。